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人在蜀山,反清复明 > 第189章 浙、江造反,鹰狼神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9章 浙、江造反,鹰狼神卫

第190章 189,浙 江造反,鹰狼神卫

朱阳封了红莲为光明右使,然后又封了玄阴叟、太麝公子为法王。

总之就是按照两使者,四法王,五行旗的模式套。

朱阳觉得这个模式没有什么问题,挺好用的。

然后朱阳又封了许飞娘为五台一脉的脉主,身份地位等同四法王。

之所以会这样做,那是因为朱阳要把麾下所有的修行者全部纳入大光明教之中。

但是,因为很多人都有自己的门派传承,尤其是武当、五台、华山等门派。

肯定是要保留他们自己的传承的,索性就在教中开脉。

五台、武当、华山、鬼母、魔母、毒母、辛辰子如果愿意,都可以自开一脉。

身份地位与法王齐平。

只有这样,大光明教才能海纳百川,最终一统修行界并将修行者纳入朝廷的管理当中。

不过,朱阳也定下了规矩。

除去原有门派者,日后有人想要自开一脉,修为必须达到天仙,否则是不允许开脉的。

要不然,人人都开脉,那不就乱了吗?

对于朱阳封自己为法王,太麝公子和玄阴叟都没有意见,也不敢有意见。

见识了朱阳的滔天神威,两人怎么敢有意见。

等到众人挑选完功法之后,朱阳便道:“今日发挥完毕之后,诸教众可以在星宿海之中闭关转修功法,右使还需要你留在此地看顾一番才是。”

红莲躬身道:“尊法旨。”

红莲的化佛为魔,改天换地的谋划并不急着谋划。

“诸教众功法改换完毕之后,便自行去找朝廷仙吏司报到,听从调遣,明白了吗?”

这一次来参加红莲法会的人,有数千人之多。

顿时躬身道:“谨遵教主法旨。”

山呼海啸不外如是。

朱阳非常满意。

有了这些人,朱阳下一步动作便能更大了。

等到大光明教教众转修完毕,朱阳便能带着这些人去把这蜀山世界之中的几大宝库全都取了,增强大明的实力。

强化了大明实力之后,等到大明百姓人人身强体健,人人都有上升渠道之后,便可以开始征伐世界的大举动了。

第一个目标便是灭了满清。

其实依照朱阳如今的实力,也可以横推满清的。

但是,终究还是立国时间太短了一些,底蕴浅,制度还没有理顺。

尤其是制度问题。

在没有理顺之前,朱阳并不想再扩展地盘。

因为如果不趁着现在大明刚立,把一些制度贯彻下去,一旦地盘大了,就更不好推行了。

虽然朱阳可以以自己的实力强行推行,但是那样一来,免不了要杀很多人。

在朱阳看来,大明的人口还是太少了。

如今整个神州大地,人口可能也就有一亿左右。

太少太少了,这个世界太大了,这么一点人口怎么开疆拓土,怎么制霸世界。

更不要说日后逆伐灵空仙界了。

在朱阳看来,百亿人口不嫌多,千亿人口勉强算是差不多。

星宿海暂时交给红莲负责,朱阳要离开了。

本来朱阳是想着去给自己找两个媳妇的。

只不过,朝廷那边有急报传来,让朱阳速速返回金陵。

信中并未细说是什么事情,朱阳也不好再耽搁,带上裘芷仙、商风子便往金陵而去。

至于司空湛和许飞娘则是留在了星宿海。

一来是负责大光明教的事务,二来也是作为朱阳的代表。

司空湛留下是因为跟玄阴叟关系好,给许飞娘做依仗。

许飞娘留下,完全就是因为她的长袖善舞了。

星宿海的事情咱且不去说他,等到这一群教众出世,还需要不短的时间。

转修功法需要耗费不短的时间,想要重新修回法力,更是需要时间来打磨。

这是急不来的。

朱阳这边带着裘芷仙和商风子三两下就返回了金陵。

刚一回到金陵,顾炎武等一干内阁阁老便全都招了过来。

朱阳端坐龙椅之上,看着几位内阁阁老,疑惑道:“诸位爱卿,有什么急事竟然让你们如此着急?”

顾炎武直接道:“陛下,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老臣也不敢如此犯上。”

朱阳摆摆手:“亭林先生言重了,有什么事情尽管直言便是了。”

顾炎武直接道:“陛下,浙、江反了。”

嗯?

朱阳差点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

“什么?浙、江反了,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

朱阳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阴沉。

“亭林先生,详细说来。”

“是,陛下。”

“黄梨洲日前持陛下之令前往浙、江一地进行清理,黄梨洲到了浙、江之后,开始做的还不错,依靠御史台和锦衣卫,干净利索的查抄了几个大的士绅,然而不知为何,消息突然走漏,顿时浙、江之地遍起狼烟,而且边境之地的满清和吴三桂的兵马也在频繁调动,似乎有犯我大明之意,事情重大,我等不敢擅专,故此这才急速召回陛下主持大局。”

顾炎武说完,朱阳沉默了一下,然后说了一句。

“黄梨洲果真如此不堪吗?”

顾炎武没有再顾忌黄宗羲。

“恐非不堪,而是不忍。”

朱阳闻言呵呵一声冷笑。

“不忍一家哭,而忍一省哭,黄梨洲该杀!”

顾炎武没有接这个话,毕竟黄宗羲的声望摆在那里,整个东南之地的读书人都以其为宗师。

顾炎武的声望都比不上他。

“陛下,如今大明境内人心动荡,不少读书人都在宣扬您假冒大明宗室,屠杀孔圣之后,造京观,喝人血,吃人肉,乃是桀纣之君,已被天魔附体,号召天下百姓群起而攻之。”

朱阳顿时冷笑一声:“好一个颠倒黑白,造谣生事的读书人,不知道孔夫子如何看?”

说着,朱阳抬头看向夫子庙中。

孔子叹息一声,从夫子庙中踏出,来到了朱阳面前。

“陛下,丘也没想到,后世的这些读书人竟然已经歪到了这等地步,丘惭愧啊。”

然后,孔子面色转为肃杀。

“这些人已经不配成为读书人,那就让丘将他们都斩杀了吧。”

“好,既然如此,读书人的事情朕就交给夫子,希望夫子不会让朕失望。”

孔子凝声道:“陛下放心,丘昔日杀的了少正茂,今日就杀的了这些读书人。”

看到孔子把少正茂都抬出来了,朱阳就知道,这位老夫子是真的动了杀心。

少正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官至少正,能言善辩,是鲁国的着名人物,被称为“闻人”。

少正卯和孔丘都开办私学,招收学生。卯多次把孔丘的学生都吸引过去听讲。

鲁定公14年,孔丘任鲁国大司寇,代理宰相,上任后7日就把少正卯以“君子之诛”杀死在两观的东观之下,曝尸三日。

孔丘回答子贡等弟子的疑问时说:少正卯是“小人之桀雄”,一身兼有“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五种恶劣品性,有着惑众造反的能力,和历史上被杀的华士等人是“异世同心”,不可不杀。

这些读书人在孔子看来,就是少正茂一般的人物,必杀之。

要知道少正茂可是孔子少有的主动杀的人。

就这个事情,没少给孔子招黑。

如今竟然又有少正茂之流的人物出现了,孔子岂能不动了杀心。

读书人交给孔子,剩下的人就需要朱阳亲自来办了。

“边境之事无需操心,传令给虎臣、定川以及怀龙,让他们小心行事,如果满清和吴三桂敢于主动犯我疆界,那就给朕狠狠的杀回去,把这两条狗给朕打痛,让他们知道大明不可犯!”

“至于浙、江,朕亲自走一趟,我就不信了,现在的浙、江比之太祖时期的浙、江还要是龙潭虎穴。”

要知道,朱元璋在统一神州,建立大明之后,对浙、江可是狠狠打压。

江浙人士不得进入户部任职,加重江浙地区的赋税,强制命令江浙富户迁居至落后省份、直接籍没部分富商大贾的家产,严格限定江浙举子的录取比例等等。

这些措施固然有因为浙、江之地富庶,需要浙、江之地的赋税供养全国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浙、江之地江浙人在朱元璋与张士诚决战之时,向张士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补给;

等到朱元璋夺取此地后,江、浙富户又不配合其统治。

更为主要的是,江、浙之地的人对张士诚都心怀顾念。

所以,朱元璋狠狠的打压江浙之地,这也导致了大明建国初的几十年里,江浙之地对朝廷的仇恨。

事实上,江浙之地确实富裕,到明朝末期,南直隶和浙、江两省的财税早已占据全国税收的大半。

直到清朝,这种情况也没有得到解决,基本还是维持着靠江、浙赋税供养全国的局面。

这也是为什么漕运在明清两朝如此重要的原因,因为漕运需要把东南的赋税钱粮运往京城,甚至供养全国。

漕运不仅仅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更是全国衣食所系。

废漕改海之所以会失败,不仅仅是因为既得利益群体的反对,更重要的是漕运关系整个国家的运转,这种冒巨大风险的事情,岂是那么好改的。

所以,但凡是坚持废漕改海的,基本上都失败了。

就是因为江浙之地如此重要,朱阳决定亲自走一遭,彻底理顺浙、江的事情。

连黄宗羲都栽了,其他人去了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当即,朱阳点齐一千亲卫和从阴阳叟洞中救出来的那二十四人一起南下浙、江。

这二十四人人人修行白阳图解,并且在顾炎武的安排下观摩政事。

加上朱阳有意栽培,平日里的资源也不少短缺。

甚至于,朱阳直接给他们来了两次强化。

如今这二十四人人人修为不下于散仙。

兼之朱阳特意给他们找了一门剑阵,名为二十四节气剑阵。

这剑阵一组成,二十四人便可以力斩地仙,实力已然不俗。

最为关键的是,这二十四人对朝廷政务已经非常熟悉,正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因为二十四人都是朱阳救出苦海的,因此他们自称朱阳的鹰犬。

朱阳索性便赐下名号,鹰狼卫。

鹰狼卫二十四人,早就已经放弃了自己先前姓名,请示了朱阳之后,人人都以朱为姓。

以二十四节气为名。

其中以朱立春和朱立秋为首。

立春是男人之首,立秋是女人之首。

人人身穿劲装,绣以节气之名,身背长剑,风神俊逸。

朱阳非常满意。

鹰狼卫于天上随行,一千亲卫骑着马熊与地上护驾,一行人速度极快,一日功夫就赶到了浙、江杭州府。

这是ZJ省巡抚衙门所在。

此时浙、江巡抚正是刘莱臣。

夏怀龙如今早已去了福、建,防备吴三桂去了。

要知道福、建原本可是耿精忠的地盘,纵然夏怀龙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把耿精忠给赶到了广东去,但是毕竟耿家夫子两代在福建的经营,势力盘根错节,夏怀龙必须亲自镇守,以免发生意外。

所以,刘莱臣就留在了浙、江做巡抚了。

来到杭州府,朱阳也没有耽搁,直奔巡抚衙门,见到了刘莱臣。

没有客气寒暄,朱阳直接问:“莱臣,到底是什么情况,为何浙、江之地糜烂至此?”

是的,糜烂。

朱阳这一路上,就斩杀了好几波反贼,简直让朱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发现自己先前还是低估了浙、江之地的形势。

刘莱臣闻言,顿时跪地请罪:“陛下,微臣有罪,还请陛下降罪。”

朱阳摆摆手:“降罪的事情以后再说,你现给朕说说,为什么事情会到现在这个地步?”

刘莱臣起身,直接言道:“浙、江之地,祸事根源全在此地士绅,而直接原因便是黄阁老的纵容。”

恩?

“详细说来。”

“陛下,此地士绅勾连官府,操纵舆论,触角遍及全省上下各地,可以这么说,浙、江的官府基本上已经被被此地士绅操控了,微臣有行雷霆之心,奈何黄阁老不许,请陛下明察。”

朱阳眼睛一眯,如今看来,自己让黄宗羲返回浙、江是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