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大佬不走剧情 > 第321章 病秧子逆袭1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换句话说,已经成了土皇帝一样的存在。

毕竟知云可不是个普通的古人,没有那些迂腐的思想。

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什么人就该放在什么位置上,发挥他的作用,当然对于那些十恶不赦的,或者是装到他手里的,知云的手段能让对方后悔来过这个世上。

衙门的后院已经打扫好了,也买了十几个奴仆,厨子,马夫。

到了这里,一家人才算是过上了宁静的日子,远离了老家的那点子纷争,虽然说那点子纷争,现在看来也不算什么,毕竟喜欢搞事的夏老爹,夏老太太以及夏老大两口子已经死了,夏老三两口子还算识趣。

但离得近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搞出点事来,对老夏家的某些人,知云是一点信任感都没有。

现在这样就挺好,山高皇帝远的,各过各的日子。

此时的夏志希已经是个13岁的少年了,虽然也送去了学堂读书,不过,可能老夏家的人真的没有读书的天分,夏志希的资质只能说是平平。

因为这一次知云在京城参加考试,夏志希同样也在老家参加了考试,但只考了个童生,到了秀才这一关就落榜了。

跟着知云到了任上,知云就开始抓他的学业了。

因为以前自己也要科考,有点顾不上这小子,但现在下了衙,就没什么事做了,便抓着这小子给他补课。

好歹也是中过进士第6名的人,在大殷朝,知云的学识也算是排得上号的了,有这么一个老师,几乎是天天盯着他的学业,夏志希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

毕竟他哥可不是夫子,最多就是打几下手掌心,他哥那可是真打啊。

夏老二和丁氏虽然在小儿子挨打的时候满眼心疼,但是这些年来,家中的许多事都是知云做主,这两口子也就只敢口头上心疼心疼,还真不敢上手去拦。

毕竟大儿子也确实是为了小儿子好。

不打不成器嘛。

咬咬牙,别过头去当没看见吧。

俗话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哪怕将来大儿子升到知府,甚至是做了京官,小儿子若是不成器,那还能一辈子都依靠大儿子不成?

所以若是能使得他学业进步,挨几下打就挨几下打吧,反正那是他亲哥,又不可能真的把他打坏。

于是夏志希在家里最害怕的人并不是爹娘,而是他的大哥。

又敬又怕。

怕的成分居多。

时光荏苒,时间一晃就过去了5年,又到了科考的时间,这一次夏志希信心满满,他对考上秀才已经很有把握了,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吊车尾考上个举人。

这五年里,知云这知府做的无功无过,一个是因为这里比较富庶,想要做出大的突出的成绩没有那么容易。

再一个是知云觉得这里挺好,他不想挪窝。

院试结束,夏志希果然考中了秀才,名次也算是比较靠前,第16名。

知云鼓励他一鼓作气,去考一考举人,若是考上了那正好,若是考不上,就全当是积累经验了。

反正他现在的年龄也不大,只有18岁。

家里也一直没给他议亲,这也是知云压着的结果,就算要议亲也得等到这次考试之后,在知云看来,18岁还是个孩子呢,不用着急。

夏父夏母虽然心里着急,但这么多年来听从大儿子的也已经习惯了,倒是也没强硬的要给小儿子说亲。

殷朝的规定,乡试是要到府城里去参加的,知云给他安排了一个书童,两个仆从,在临近考试前的一个月,赶着马车去了府城。

这一次夏志希的运气还是挺不错的,他写的那篇策论,刚好投了主考官的胃口,竟然中了个第23名。

这让夏志希信心大增。

原本他还想着,这次如果能侥幸中了举人,就找个书院去教书,或者是跟在自家哥哥身边,做个县丞什么的。

这一次考得名次这般好,他决定一鼓作气,再去参加会试,若是考不上就再读上几年书再考,反正他现在年龄也不大。

回来跟知云一说,知云倒是也没反对,反而给他准备了盘缠,又多安排了几个仆妇跟从,紧赶慢赶的往京城里赶考去了。

事实证明,夏志希是有几分运道在身上的。

按照殷朝的规定,每一次会试录取进士360名,其中一甲3名,二甲183名,三甲174名。

夏志希考了个三甲第15名。

得到消息之后,知云让双棋带了一大笔银子进了京。

三甲一般都做各个州府下的县令,他这个便宜弟弟虽然是三甲,但名次还算不错。

双棋这些年跟着他也不是白跟的,各种人情世故如何打点,也都门清。

当初知云在京城打点的时候,也没瞒着双棋,所以这次双棋就被派上用场了。

临行前又细细的嘱托了一番,他进京之后该找哪个人,该使多少力,知云的目的很简单,既然要下放到各个州下做知县,那不如将它弄到自己的地盘上来。

这样一来,两兄弟离得近一些,有什么事也能彼此有个照应(其实主要是知云照应他),毕竟他这个便宜弟弟还是很听他话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考虑到夏父夏母,两人离得近,无论他们想哪个儿子了,想去看看也方便一些。

事实证明,有钱确实可以使鬼推磨。

夏志希被分到了永清州唐宁县做县令,唐宁县算是比较靠近永青州的一个县,县城离着州府只有60多里路。

夏志希走马上任之后,夏父夏母就开始张罗他的婚事。

夏志希娶了永清州杨家的女儿。

杨家世代经商,在永清州也算是有名的富户了。

媳妇娘家有钱,关键时刻也能给他使上力,有时候吃点软饭也可以。

夏志希自己也没有反对。

成亲后一年,杨氏生了第一个儿子,把夏父夏母给乐的,立刻搬到小儿子家住去了,他们要守着孙子。

知云也乐得清闲,反正有他这个顶头上司看顾着,这一辈子都会平安顺遂。

在这个位面世界里,知云一直活到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