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虎牢关下力压群雄,震惊诸侯 > 第56章 世家中人,岂敢拖拽,架出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6章 世家中人,岂敢拖拽,架出去!

现在的世家大族虽被李郭二人砍了不少,比起寒门,他们的底蕴始终存在。

而寒门,一直以来被世家给压制。

董曜竟然想用这些人,不是明摆着和下边的世家之人对着干?

就是他父皇在时,也不敢如此。。

很快,刘协想明白了。

董曜因为董卓的关系,世家对其极其厌恶。

他想要在朝中立足,单单只有兵权不够,还需要拉拢一批为他效命的权臣。

寒门,便是他的目标。

也只有这些人,才会心甘情愿为他做事。

“可有不妥?”

董曜见刘协不搭话,问道。

“无,无不妥,既然前将军如此说了……”

刘协话尚未说完,一名朝臣站出来抢先说道:“陛下,前将军剿灭逆贼有功,该给他加官进爵了。”

“卫将军说的极是,该给前将军加官进爵了。”

刘协微愣,随后恍然大悟道。

董曜望向抢话的那名卫将军,此人表面提醒刘协给他加官进爵,却打断了提拔寒门之事。

这个时候能活着的卫将军,也就剩下董太后的侄子,董承了。

李郭二人也应是忌惮此人身份,没有将其拉到长门亭。

这人也未免太异想天开,妄想加个官,进个爵来打发他。

不可能,今日寒门之事必须有个了断。

“升任董曜为司空,行骠骑将军事,领司隶校尉,总揽朝政。”

“可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一连串的官职砸下来,虽没有加封大将军,董曜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位极人臣。

当年曹操迎献帝之时,也不过是这般待遇。

“董司空,还不快谢过陛下。”

董承在一旁提醒道。

“臣董曜,多谢陛下。”

“陛下体弱多病,朝堂议事不宜过久,今日朝会便散去吧。”

刘协身旁的侍奉太监接受到董承暗示,遂说道。

董承先前在宫外,便看到那批寒门之人。

他深知董卓所部分崩离析,董曜无人可用。

而董曜想要建立自己的朝中势力,他必须要阻拦。

就算被董曜看破,以他的身份,想必董曜也不敢明目张胆动他。

“慢,臣还有一事要禀报。”

董曜觉得刘协身旁的人还是太多了,必须找到机会杀一些。

这董承真是看他年幼好欺负,想用这种小伎俩就打发他走。

可能吗?

今日不来个下马威,真以为他没脾气?

“不知董爱卿还有何事?”

刘协刚站起身还没来得及抬脚,又赶忙做回皇位。

“前番李傕逆贼僭越,滥用职权册封朝臣,以防朝内诸臣无才无德,尸位素餐,还望陛下暂时撤封李傕逆贼所封之职位,待观其才后,可官复原职。”

一瞬间,殿内所有朝臣全部抬起头,怒视着董曜。

前边的大世家都死了,好不容易轮到他们上位。

结果你董曜算什么东西,不拉拢我们就算了,还想把我们全部免官。

你要真有能耐,就像李傕一样,把所有世家之人全部杀绝。

没能耐,那你就好好当你的权臣,别什么事都想要横插一手。

“陛下,董司空所言也并不无道理,但朝内诸臣在其位,谋其政,尽职尽责,未有纰漏,既无过,又何须撤封?”

董承又站了出来,既然你董曜想打压这些世家。

那他就顺势帮其说话,将他们拉拢住,让这些人强行与他一派。

“卫将军所言甚是,我等自上任以来,所有事物皆亲力亲为,不敢有任何马虎,又岂能以董司空之臆想,就将我等撤封?”

“甚是,若按董司空之意来,我等皆不服!”

一众朝臣见董承为他们说话,瞬间便有了主心骨。

“董爱卿,朕也觉得各位爱卿言之有理,不如此事日后再议?”

“不必日后再议,来人。”

董曜制止刘协的话,都认为他好欺负,不如董卓那般强势。

那今日就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兵权。

“将他们给我拖下去!”

张辽率领精锐甲士入殿,看也不看刘协,指挥甲士动手。

在他心中,董曜高过皇帝。

“陛下,陛下……还请明断啊。”

“我等不服,不服!”

甲士来到一众朝臣面前,将其强行拖拽。

刘协假装闭目养神,董曜有兵权在手,他又能如何?

“慢!”

董曜望向甲士动作,又说道:

“这都是我大汉历代世家中人,尔等岂敢拖拽?”

“架出去!”

“喏!”

甲士相视一笑,将诸臣强行架到殿外。

“董曜,你!”

董承手指颤抖,无话可说。

“提拔新任官员之事,臣在此谢过陛下。”

“文和先生,此事交于您,拜托了。”

董曜重新拿过名单,递交给贾诩。

不管刘协是否答应,他便带领诸将离开大殿。

至于董承,更是看都不看一眼。

这人暂时不配称作为对手,只是依仗着自己的身份罢了。

待寻个时机,先把他给办了。

贾诩默默看着名单上的名字,这些确实全是寒门中人。

他没想到董曜来到长安第一件事,竟然是真的提拔了一批寒门。

“我等拜谢司空!”

董曜来到殿外,寒门子弟齐声说道。

他们在此多时,殿内之事早已耳闻。

昔日世家之人何其猖狂,朝内官职,只有他们能做。

诸多典籍,只有他们能阅。

今日,还不是被强行架了出去。

董曜所为,给他们寒门子弟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不仅如此,还让他们入朝为官,此等恩泽,必当铭记在心,终生难忘。

“待过了贾诩那关,再谢我不迟。”

董曜之所以让贾诩挑选人才,除了他另有其他事要做。

便是贾诩眼光要比他好,知道谁是人才,谁是滥竽充数者。

这只是第一批,只担任朝内的中下层官员。

像之前王允,杨彪那种官职,还得另需要一些时间挑选。

蔡邕其实也不错,最关键的是没有儿子,不会拉帮结派。

待回到洛阳先把他抬到一高位,让他帮忙鉴别寒门,良家子等人才。

榨干他的价值后,估计这老头的剩余的时间也就差不多了,到时回家养老,带带外孙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