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虎牢关下力压群雄,震惊诸侯 > 第493章 各地被攻陷,曹军战线收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3章 各地被攻陷,曹军战线收缩

“子桓已经抵达济阴,但是……但是。”

曹休话说到一半,有些犹豫的看向曹操,接下来的话他实在不敢说啊。

“但说无妨。”

此刻,曹操的心志无比强大。

经历了夏侯渊,许褚等人的战死,他接受能力一天比一天强。

“子文不愿意放弃陈留,要与陈留共存亡,子桓只能带着将领撤离。”

“嗯?”

曹操眼神逐渐变得阴冷起来,曹丕听从命令,做的非常好,这是为将的本分。

但是,舍弃兄弟,令他不耻。

曹彰不愧是他的三子,勇猛善战,深知一撤再撤的后果。

“子文啊……”

曹操叹了一口气儿,语气极为的悲伤。

陈留陷落,凭借曹彰的性格定然是要战死在那。

兄弟战死,如今连儿子也战死。

尽管心中有准备,此刻也十分的悲伤。

“主公,子文还没死,被董军活捉,董曜似乎善待于他。”

曹休嘴角抽了抽,怎么就给曹彰嚎起丧来了。

“没死?”

曹操再三确认,曹休的确不是诓骗于他。

战场上他和董曜你来我往,什么肮脏招数都用。

但他坚信,董曜绝对不会下作的拿曹彰来要挟他。

也好,就暂时让曹彰待在董军那里吧。

“主公,颍川战报。”

传令兵打断几人交谈。

“我看吧。”

曹操接过书信,不用猜,肯定不是好消息。

果然,颍川被黄忠率领的兵马击破。

战败的曹军往西是南阳,往北是河南尹,往东是汝南,陈留等地,无一处可去。

多数曹军被俘,少数曹军仍在四处逃窜之中。

中原西部战场已经不在他的掌控之中,没了孙权牵制赵云的兵马,董曜已经是火力全开。

如今,颇有一种兵败如山倒的趋势。

半日不到,一匹快马来到东郡曹营。

上边趴着一名士卒,接连赶路,早已疲惫不堪。

扑通!

战马上的士卒跌落在地,颤颤巍巍从怀中掏出密信。

曹休率人到来,率先打开书信。

看完后,他的眉头紧锁,j久久无法舒展。

面上闪过一抹痛苦神色,曹休一步步走向大帐。

“又是哪里被攻陷了?”

曹操听着大帐外沉重的脚步声,有些无奈的询问道。

最近不断有消息传来,毫无例外,全是坏的消息。

“子廉,在汝南与赵云交战,不肯投降,自刎了……”

曹休来到帐内,面色痛苦的说道。

“啊!”

听闻此消息,曹操一拳捶在桌案上。

上一次是夏侯渊,这一次是曹洪,下一次又会是谁?

自上次南阳与董曜交战,他觉得双方还能够打上一打。

但这次董曜命令各州郡进军,实在是打的他极为头疼。

想起江东,荆州战场,他一度怒骂孙权,觉得这个犬子不会用兵。

如今看来,董卓麾下统兵将领,参军谋士样样齐全。

并非是孙权用兵不行,而是董军实在勇猛。

比起孙权,还有他,董曜麾下可谓是人才济济了。

吸收了冀州袁绍的班底,不至于无人可用。

比如冀州的吕布庞统,幽州的张辽,张合李典。

南阳的黄忠,蒯氏族人。

赵云又有张任,文聘,周瑜太史慈等人相助。

董曜自身带着长子,外加马超等人。

论起参军来,麾下也不是没有。

现在双方比拼,靠的也并非是参军,谋士。

这两种人所说不能没有,但作用并非想象中的大。

真正比拼的是双方谁的钱财更多,兵马更为精良。

他身后有徐州,陈留的富户支持。

董曜又何尝没有,不仅吞并了袁绍,袁术留下的家底。

河东甄氏,卫氏也纷纷鼎力相助。

荆州一众豪强也随着刘表的归附,投入到董曜麾下者居多。

益州更不用说,董曜免了当地大族吴氏的罪过,再次获得吴氏的支持。

现在无论怎么打,局势都十分不利于他。

统兵将领的人手方面,他实在是不够用。

“主公,赵云率领大军离开荆州,让孙权再度出兵可行否?”

曹休也知现在局势愈发的艰难,他们极其需要一人的帮助。

北边异族指望不上了,董曜已经提前把鲜卑打服。

荆州的五溪南蛮,更不会去响应他们。

唯有江东的孙权还算有些实力,若是再次出兵,或许会帮他们解了豫州的燃眉之急。

“不可能了,他已经被打怕了。”

曹操摇摇头,拒绝了曹休的提议。

让孙权出兵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但是,那是江东犬子。

若是孙权出兵,单方面撕毁亲自哀求得来的和平条约,定然会受到千古唾骂。

加上孙权被赵云打的如丧家之犬一样,即便是让他出兵,他估计也不敢。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唇亡齿寒啊。”

曹休仍然想把希望寄托在孙权身上,这是唯一能帮他们的了。

“你能这样想,董曜不会这样想吗?”

曹操看向曹休,质问道。

“董曜与孙权那么大的仇怨,如何能拉拢对方?”

曹休不解,难不成孙权不去打董曜,反而是联合赵云攻打豫州?

那这孙权可就真成了董氏的狗了。

“上次董曜用了一个所谓的吴候,就让孙权拖了我们使者长达小半年之久,那这次董曜拿出个吴王呢?”

曹操自认为了解董曜,比孙权还要多上一些。

能不用交兵,只用这虚妄的称号获得一时安定,董曜是绝对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何况是孙权主动求和,董曜再给予吴王安抚。

孙权得知,怕不是要跪地叩谢天恩。

“那我们如果……”

曹休欲言又止,实在不敢把话说出来。

一旦说出来,估计曹操听后头风病又要犯。

“你是说臣服于董曜?”

曹操看破曹休心思,笑着问道。

“对,孙权可以求和,我们应当也可以,三公子被董军所俘获,不也幸免于难,或许董曜并非想置主公于死地。”

“文烈啊文烈,你应当多去战场磨练,实在是太天真了。”

曹操听闻曹休让他求和,并未恼怒。

董曜的确不想杀了他,但也不想他求和。

孙权,不过是临时换来的和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