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活成了自己的靠山 > 第162章 平静下的暗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示第四天,组织部赵明部长接连收到了三封举报信,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同一个人:何花。这些举报信中的一封引起了特别的关注,因为它是实名举报。这无疑给何花的提拔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另外两封匿名举报信则显得有些神秘,它们都是用电脑打印出来的,没有署名。信中的内容虽然罗列了一些所谓的问题,但缺乏实质性的证据支持。经过赵明和其他几位领导的讨论和研究,大家一致认为这些匿名举报的可信度并不高,可能只是出于某种个人动机或恶意揣测,于是决定不再对此进一步追究。

然而,那封手写的举报信却如同一把锋利的剑,直插要害。信中详细列举了何花的四条违规违纪行为,每一条都令人咋舌。首先,被举报在之前的单位挪用公款,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公职人员的职业操守和法律法规。其次,违规收取第三方公司的高额回扣。更甚的是,被指责充当某领导的情人,大搞权色交易。最后,还被举报借领导的保护伞,私下参与煤矿的收购并购,大肆敛财。

最为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举报人在信件结尾处清晰明了地表明态度,称其会亲身将有关证据递交给组织部,并特意留下了联络方式。如此一来,这番表态毫无疑问地为信件内容增色添彩,大大提高了可信度。

赵明意识到,如果举报信中的任何一项举报得到证实,那么就不仅仅是晋升无望这么简单了,甚至连轻微的违纪都算不上,极有可能牵扯出一连串极其严重的违法犯罪行径。

于是,他火速赶往刘振刚办公室征询意见:“刘书记啊,接下来我们是否应该与何科长谈一谈呢?听一听她对此事有何看法?”

只见刘振刚面色阴沉,回应道:“暂时先不用去找她,信里不是提到举报人会亲自把证据交上来嘛,明天可就是第五天了,不妨稍安勿躁,静待事情发展。”

赵刚随声应和,表示赞同:“您说得对,如果举报人手中真握有确凿证据,那倒也省去了我们大费周章。”

“此事必须严格保密,绝不能让任何风声泄露出去,更不能冤枉任何一名优秀的同志!”刘振刚一脸严肃,每个字都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郑重其事地叮嘱着赵明。

而此刻的何花对这一切浑然不知,正悠然自得地等待着公示期结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转眼来到了第五天傍晚六点整,然而,赵明却始终未能盼来那位神秘举报人亲自现身提交所谓的证据。他心急如焚,不断用座机拨打信上所留的联系电话,但每次得到的回应都是“暂时无法接通”。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令他陷入了手足无措之中。

放下电话,赵明不敢有丝毫耽搁,马不停脚步匆匆地朝着刘振刚的办公室奔去。到了门口,他轻轻叩响房门,心情忐忑不安。片刻之后,屋内传出一声低沉的“进来”。听到这个声音,赵明心中稍稍松了口气,庆幸刘书记尚未离开。

当看到赵明走进办公室时,刘振刚心头一紧,难道是举报人送来了证据吗?他的目光如炬,迅速扫过赵明全身。然而,赵明却是两手空空,并未携带任何物品。

他热情地招呼着赵明坐在办公桌椅的正对面,然后假装出一副很关心的样子,开口问道:“有没有什么最新进展呀?”

赵明一脸焦虑地回答道:“您看看这怎么能不让人着急呢!我苦苦等待到现在,连举报人的人影都没见着,更别说什么证据了,甚至连上面留下来的联系电话都打不通啊!”

听完赵明的汇报后,刘振刚似乎感到有些惊讶。对他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消息。因为如果事情出现任何差错,那么自己女儿工作调动的事情很可能会因此而落空。毕竟,这原本就是一场双方之间的交易。一旦其中一方出现问题,也就意味着这场交易必须要终止。

看到刘振刚低垂下眼睛,沉默不语,赵明也不敢再轻易多言。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等待了好几分钟,但刘振刚始终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或表明态度。

终于,赵明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不安和急切,忍不住开口询问:“刘书记,接下来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困惑,显然希望能够从刘振刚那里得到明确的指示和方向。

赵明的问话打破了刘振刚的沉默,他缓缓地开口说道:“既然情况已经如此,那么我们的任免文件不妨稍晚一些再下发。你派一个可靠之人去彻查举报人的背景和动机,务必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以免给我们留下任何隐患。”

赵明听后,脸色变得忧虑起来,附和着说:“是啊,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坚持带病提拔任用,恐怕我们两个都难以逃脱失察之责啊。”

刘振刚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接着叮嘱道:“明日便立刻派人着手调查此事,争取早日将调查结果呈报上来。切记,整个调查过程必须保密,绝不能有丝毫风声走漏。”

赵明连连点头,表示明白,然后说道:“好的,我马上安排人手,确保明天一大早就能展开调查工作。”说罢,他便转身离开了刘振刚的办公室。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赵明立刻拨通了调查一科科长李立新的电话,让他马上赶回单位。李立新接到电话后不敢耽搁,很快便来到了赵明的办公室。

李立新年过三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且头脑灵活、办事利落。他一进门,赵明便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情况,并与他一起商讨调查方案。经过一番讨论,李立新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找到举报人,因为很多举报内容都是多年前的事情,取证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

“明天是周六,你就不要休息了。立刻出发去南平市,这样可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记住,这次行动不能带任何助手,一切都要靠你自己随机应变。当然,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你可以随时跟我联系,但不必事事向我汇报。我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能够顺利完成任务。”赵明语重心长地对李立新说道。

李立新坚定地回答道:“放心,我明天会乘坐最早的一班火车前往南平市,争取尽快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