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吴柔儿冲泡时就发现不对劲了,王记糕点铺卖的秋梨膏比她们家铺子卖的对比。

王记的秋梨膏可以称之为秋梨水,很稀,喝起来还很酸,有一丝苦涩,说不出来的难喝,秋月喝了一口就吐出来。

“这是什么,也太难喝了吧。”

元姑娘教她们做的秋梨膏根本不是这个味道,她都喝了好多次了,味道甜丝丝的,还有梨子的香味。

这下吴柔儿也明白了,为什么元姑娘能这么淡定了,是她太着急了,秋梨膏的方子元姑娘就教过她和秋月,她们又没有泄露出去,别人又怎么会轻易的学到呢。

相对于元明月,吴柔儿和秋月她们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不再提心吊胆,角落的冬菱脸色就不好,怎么会这样,难道她哪个地方给记漏了?

“柔儿,我交给你的方子你要放好了,可千万别被有心之人偷去了。”

奇怪,元姑娘怎么会突然这么说,但是她留意到了元明月看着角落的冬菱,立刻会意:“元姑娘放心,方子,我有好好存放的。”

什么?

刚刚还在低头沉思的冬菱听到了吴柔儿的话晦暗的眼睛一亮,原来方子不在元姑娘书房里,是在吴柔儿房间里,想着,又若无其事的看了一眼吴柔儿的背影。

翌日,元明月也和吴柔儿一起去了铺子,快到晌午时,来买秋梨膏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只是无一不在讨论着王记糕点铺卖假秋梨膏骗人。

“元姑娘。”

吴柔儿示意元明月看门口心不在焉的冬菱,站在门口看着刚刚买秋梨膏远去的客人,客人走远了都还没回过神。

“元姑娘!元姑娘!”赵安从外边跑了进来,“你们猜我今日看到了什么?”

“什么?”吴柔儿有些好奇。

赵安先是哈哈一笑,才娓娓道来,他今天特地去了王记糕点铺子看热闹了。

昨天王记糕点铺卖出去的秋梨膏今天都被人拿过来退了,还差点把王记糕点铺子的招牌砸了。

最后他们家掌柜只能退银子给客人,客人当面说要来元记糕点铺买秋梨膏。

王记糕点铺的掌柜脸色当场就黑了,可是发了好大的脾气,把退回来的秋梨膏都给砸了。

“怎么样,今日铺子里的秋梨膏卖的不错吧。”赵安笑嘻嘻的问。

“闻香居最近不忙吗?”

这么闲一大早就去王记现场吃第一大瓜。

“忙呀怎么不忙,但是我们掌柜一听是元姑娘的事,立马就不忙了,这不,就派我出来了。”赵安立马解释道。

“元姑娘,掌柜还说让你什么时候闲了就去一趟闻香居,京城那边来信了。”

“现在就去吧。”

当下就合上账本起身,拍了拍赵安的肩膀,只见赵安整个人都不好了,揉了揉刚刚被元明月拍到的位置痛的直咧嘴,元姑娘力气怎么这么大!

来到闻香居,白掌柜立刻把元明月请到包厢里,拿出了东家送过来的信件。

“元姑娘,这是三千两。是闻香居上个月的分成,请收下。”

白掌柜把一沓银票放到桌子上,又把东家送过来的信件一并递给她。

“多谢白掌柜了。”

元明月收起银票,拿起桌子上的信件,白掌柜也识趣的出去了。

拆开信件,白墨在信中写到这个月初八,元记糕点铺就可以在京城开张了,还交代了京城闻香居的状况。

又问她,装果酱的瓶子很好看,很适合,果酱也让人尝试过了,都受到不少人的喜欢,京城也有这种玻璃瓶子,要不要也安排人烧炼一批送过来。

想不到这个架空的朝代居然也有玻璃,也不等回府里再写回信了,元明月从空间拿出纸笔给白墨回信,洋洋洒洒写了两页,又在末尾写上让他下次回信是捎带几块京城的香胰子。

信写好之后装进信封里交给了白掌柜。

“元姑娘这就走了吗?”白掌柜接过信问,还想留她在酒楼里用饭,接过元明月说有事,也就作罢,只说下次了。

现在和闻香居的合作基本是稳定了的,每个月提供两道新的做菜方子,抽空过来就试试味道,有不对味的就提出来指点一二。

去了一趟闻香居身上就多了三千两,回去就让赵安赶着马车回了大蟒村,还有一笔账没收回来呢。

原来的茅草屋倒塌后,新建的青砖房子也建好了,秦李氏已经从张婶子家搬回去住了。

元明月回来时,秦李氏正在院子里洗衣服,看到了元明月,秦李氏就把目光从水盆移到了她身上,直勾勾的盯着她。

“张婶子在家吗?”

元明月不理会秦李氏怨毒的眼睛,径自进了张婶子家的院子,从屋子里出来的是阿福。

“明月姐姐,你回来啦,我娘亲和阿奶去地里干活了。”

从篮子里抓了一把牛奶糖给阿福,又说:“那姐姐晚点再过来了。”

阿福接过糖说了声谢谢,元明月又挎着篮子准备去洪林村,未等她上马车,就被叫住了,转身一看,是黄胜文,身后还跟着好几个的村民,气冲冲的向她走过来。

“钱凑够了?”

黄胜文一噎,刚刚的气势一下子没有了,从怀里拿出了一个鼓起的荷包,依依不舍的递出去,元明月使了个眼色给赵安,赵安利落的夺过黄胜文手中的荷包交给了元明月。

“咳咳。”黄胜文咳了两声:“元明月,钱都还给你,我们就两清了。”

这九十两银子来之不易,家家户户凑了几天才凑出来的,平均一户人家得出四五两,他们攒一年都攒不到四五两,一下子就要掏四五两出来,

黄胜文身后的村民恶狠狠的看着元明月,如果眼睛能杀人,她早就片甲不留了,都是因为她,他们才会赔那么多银两出去。

这些村民把一切都归罪于元明月,心里对她埋怨上了,恨不得把她赶出村子,然而,他们也是这么要求村长的。

“经过我们大蟒村村民还有族老的商议,一致觉得你不适合留在我们村。”言下之意就是把元明月赶出村子。

“哦?”元明月挑眉。

“你这个心里只有外村的人,不配留在我们村子里。”

让她胳膊肘往外拐,隔壁洪林村可是比他们村还要穷的,每年冬天都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又种不了田,哪像他们大蟒村,风好水好的,每年庄稼长得也好,这么不识好歹。

“对,村长,这种人就应该滚出去我们村子,不知检点的女人,连累了我们村的名声。”

村民们一直觉得元明月是被镇上那些富家老爷看上了,卖身换钱,所以心里也都一直瞧不起她。

“可不是,我们村的姑娘以后还要出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