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元明月走过去把放在角落的那坛子的酸笋抱了出来,打开盖子,一阵酸爽的味道扑鼻而来,拿干净无油的筷子夹了几大块出来放到案板上切成丝。

刚好这时,秋月也回来了。

“姑娘,村长夫人不肯收钱。”秋月放下篮子说道,拿出了篮子里面的酸豆角和酸笋。

元明月让秋月把萝卜干放进热水里泡着,自己则把豆角洗了切成小小的一段。

把锅烧热,切成丝的酸笋倒进去,锅里不用放油,把酸笋里的水份给炒干,然后盛出,酸豆角也是按照同样的方法炒干水份,盛出备用。

小米椒,大蒜半个,姜少许全都切细放着在碟子里,热锅下油,倒进刚刚切好的配料炒香,再放进酸笋下去反复翻炒,炒了一会,加入了适量的红油豆瓣酱和盐,炒至每根笋丝都裹上红油后出锅。

把泡发好的萝卜干剁成碎粒,炒干水份,和炒红油酸笋一样如法炮制的把豆角酸和萝卜干一同放进锅里翻炒。

炒完这两样小菜之后,元明月又把泡好的木耳洗净,放锅里加盐焯水,焯好水之后捞出来切丝放到一边备用。

让吴柔儿剥好的花生放进锅里用油炸至香脆,又炸了一些腐竹。

接下来就是煮米粉了,把泡软的米粉下锅煮,煮好后过一遍凉水捞出放进碗里。

舀上一勺熬好的高汤,放上刚刚炒好的酸笋、酸豆角、干萝卜、木耳丝、再放上两根烫好的菜心,一小勺秘制的红油,一碗螺蛳粉就搞定了。

口感韧性的米粉、鲜香的汤底,加上点睛之笔,香辣爽脆的红油酸笋,以及酸豆角、萝卜干和木耳丝,还有那炸过的花生米和炸腐竹。

炸过的腐竹浸泡在红油汤底里,吸满了汤汁,吃上一口让人身心满足。

对于螺蛳粉,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避之不及,元明月倒是很喜欢吃螺蛳粉,空闲的时候,还专门去当地吃,有些人说螺蛳粉臭,她倒觉得觉得香得很,要是菜心换成空心菜更好了。

“元姑娘,这个螺蛳粉味道有些不好闻。”秋月有些抗拒的说道。

其实在元姑娘抱出那一坛子的酸笋,她就觉得味道有些不好闻了。

“你尝尝!”元明月装了好几碗摆在托盘上,拿了其中一碗给秋月,让她试试味道。

不用让她等多久,真香打脸现场就来了,在吃过一口螺蛳粉的秋月,眼睛一亮,一点也没有刚刚嫌弃的模样了。

反而吴柔儿和夏荷倒是没什么感觉,元明月让几人自己装着吃,泡发的粉还有很多,让她们自己倒腾去。

自己则是端着托盘去了膳厅,走到厨房门口时,又让秋月煮两碗送给村长家。

毕竟拿了人家的酸豆角和干萝卜,螺蛳粉她是想走平价路线的,让普通的村民也吃得起。

等元明月走到膳厅,闫瑨和沐风还有白灵儿早早就在那里等等着,这三个人也是能吃辣的,元明月就都在碗里加了一小勺秘制的辣椒油。

“师父,我来就好了。”

闫瑨赶紧上前接过了元明月手中的托盘,迫不及待的端起了一碗吃,白灵儿和沐风自然也不甘落后,纷纷拿碗吃了起来,嘴里还不忘夸赞味道好。

看到有人喜欢自己做的食物,元明月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等她们吃完之后,又对她们做了一个调查问卷,看看哪一方面还需要改进的,毕竟这个时代的人的口味和自己那个时代的人的口味不一样。

询问完这三个人,元明月又让夏荷去询问了吴嬷嬷还有兰枝,阿武她们,将他们的意见记录下来。

夏荷原先有些不明白姑娘的用意,但等她把意见收集起来几人一起讨论时才懂得了这样子做的意义在哪。

敲定了要开螺蛳粉铺子后,元明月就腌制酸笋和酸豆角安排上了,现在春季,山上大大小小的竹笋多的是,但是螺蛳粉的酸笋用到的是大竹笋。

上一次闫瑨挖回来的竹笋,一部分晒了笋干,一部分腌制了,但是想要开铺子的,这一点的竹笋肯定是不够的,而且,竹笋腌制成酸笋也要时间。

元明月想了想,就先把这件事放到一边先,吴嬷嬷一行人在村子里休息了两日之后,又去了镇上继续开铺子,吴柔儿和秋月也去了,毕竟火锅铺子和糕点铺子离不开她们两个,就夏荷一个留在村子里继续学做螺蛳粉。

夏荷和秋月一样,上手都挺快的,在厨房捣腾了两日,做得出来的就已经和自己做的相差无异了,至于前面做出来的失败品,倒不是说不能吃,只是味道不怎么好。

元明月就尝试过一次夏荷做的,其余的都是闫瑨品尝的,这两日他就差搬着凳子坐在厨房门口了,剩下的也没有浪费,夏荷拿去给建厂子的工匠和地里干活的村民们。

村民们没见过螺蛳粉的,自然是感到新奇的,更何况还剩下了一顿饭,自然是愿意帮忙解决的,

对于夏荷的做法,元明月并未过多干涉。

“元姑娘,味道怎么样?”夏荷一脸期待的问道。

她是等闫公子尝过味道说可以了才敢端去给姑娘吃的,看到元明月点头表示认同之后,夏荷才放下心来。

这两日一直在厨房,她感觉身上都腌出了酸笋的味道了,询问了元姑娘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后,夏荷就回去屋子里洗了个澡。

还奢侈的用了一直不舍得用的香胰子,香胰子是姑娘让吴嬷嬷发给她们,每人每个月都有一块香胰子。

得亏有香胰子,不然身上的酸笋味不知道怎么洗去了。

那香胰子实际上是白墨从京城买来的,一箱子,估摸着有五十来块,她的空间又有沐浴露,也用不着。

当时让白墨买,是想研究一下这是时代的香皂,看看能不能从这一块找生意路子。

本来第一次写信给他让他送过来的那几块就够了,只是哪知道年后白墨过来又带了这么多,放着也是放着,就让吴嬷嬷给几个丫鬟发下去用了。

等夏荷收拾好后,元明月就带着她出了门了。

之前种植仙人掌和芦荟的村民,让他们都到木屋前集合,还是按照之前说的,分组在地里忙活,剩下的就到山上挖竹笋。

村民们听了之后也没有意见,甚至有些已经迈开步子准备回家拿背篓上山了。

除了种植那几天忙碌一点,种植完之后他们就闲下来,一个月这么高的工钱。

闲得他们自己都有些心里发虚,现在一听,有事情可做了,自然是兴奋的,起码到时候拿工钱时底气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