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658年,清朝尽起三路大军,从湖南、四川、广西三路进攻贵州,贵州沦陷,年底,吴三桂攻入云南。

1659年,清军攻克昆明,云南沦陷,朱由榔逃入缅甸……某种意义上,朱由榔是自己挖坑埋了自己。

同年,李定国带着残军跟吴三桂在磨盘山展开血战,晋王是真牛,残军一支,还被叛徒出卖的情况下,居然也能把吴三桂打了个半残,当然,自己也更残了。

同年六月,郑成功称招讨大元帅,率十余万水路大军,开始北伐,在崇明岛登陆,接连取得定海关大胜、瓜州大胜、镇江大胜的胜利,兵临南京城下。

同一时间,张煌言攻克芜湖,随后连克沿江四府三州二十四县,江淮半壁为之震动。

就在这关键时刻,郑成功脑子突然发昏,放着陆路不走偏要走水路,浪啊浪啊浪,然后被清军一个突袭,损兵折将,跑了。

张煌言那个恨啊,牙都快咬碎了,你郑成功是袁绍转世吗?逆风大胜顺风败,你撤了我咋办?

跑呗,能咋办?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撤!大好局势又毁了!

1660年,李定国、白文选带着军队前往缅甸准备迎回朱由榔,但缅甸不放人啊,咋办呢?打呗!

带着一帮子残军,硬是又把缅军揍了一顿,缅王无奈了,我去,这么能打?那清军又是个什么存在?

放人是不可能放的,毕竟人质握在手里,才能赚取更多利益,于是缅王逼着朱由榔写了诏书,令李定国退兵。

朱由榔这个皇帝在缅王手里,李定国只能捏着鼻子忍了,退了兵。

同年五月,郑成功在厦门大败清军,歼灭清朝水师四万。

1661年,郑成功带着两万五千兵马,以及数百艘战船,准备收复台湾。

同年,缅王莽白以饮咒水盟誓为名,杀了跟随朱由榔逃入缅甸的四十二名大臣、太监,史称咒水之难!

在云南赫赫有名的沐王府,最后一任黔国公沐天波就是死于咒水之难!

至于明亡的时候,沐天波为什么没有带着云南士兵参与抗清?……丢了,云南让他给丢了。

准确来说,除了沐英以及少数几任沐家人能镇得住云南的土司外,其余人,都不过是靠着明朝这杆大旗混饭吃。

沐家对于明朝的忠心不值得怀疑,但是能力嘛……还是那句话,除了沐英以及少数几任沐家人,其他的,不行。

咒水之难爆发三个月后,清朝使者进入缅甸,要求缅王交出朱由榔,回想起李定国那支残军的厉害后,缅王莽白果断认怂,把朱由榔交给了清军。

毕竟,连被清军打成那样的李定国都能暴揍缅军,清军的强大……不敢想啊!

1662年,这一年,按南明纪年为永历十六年,按清朝纪年为康熙元年,这一年正月,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军队投降。

这一年四月,朱由榔和他儿子朱慈煊被吴三桂绞杀在昆明,南明宣告结束。

五月初一,郑成功的老爹郑芝龙在北京被杀,又听说儿子郑经跟乳母私通、朱由榔被吴三桂所杀,于是郑成功心态崩了,病死台湾。

也有考证认为,郑成功并不是病死的,而是被暗杀的。

六月,李定国在真腊听说朱由榔被杀后,忧愤成疾,临终留下:宁死荒野,勿降清邦的遗言后病逝。

朱由榔、李定国、郑成功死后,张煌言解散了义军,准备归隐山林,郑经接受了台湾,继续沿用永历年号,名义上仍然奉明朝为正朔。

康熙三年,郑经邀请明朝宗室,宁靖王朱术桂到台湾监军。

同年,夔东十三家抗清失败,李来亨举家自焚而死,张煌言在杭州被清军斩首。

同年,清朝、荷兰联军攻陷金门、厦门两岛,郑经的势力收缩回台湾。

1673年,清朝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郑经受耿精忠邀请,率军征讨福建,任郑克臧为监国。

郑经收复厦门后,又连续攻克漳州、泉州、潮州三府,以及广东惠州。

随着广东尚可喜、福建耿精忠相继被清军平定,云南吴世璠也兵败身死后,郑经势力败退厦门。

1680年,清朝康熙十九年,清朝将领万正色派人游说郑军水师副总督朱天贵,于是朱天贵率战船300艘,将士两万余人降清。

见此,郑经果断放弃厦门,班师回到台湾,随后沉迷酒色,不问军政。

1681年,郑经病逝,遗命郑克臧继位,但郑克臧被冯锡范毒杀,于是冯锡范的女婿郑克塽接过了大权。

康熙帝趁着郑家内讧的时机,令施琅为水师提督着手征讨台湾。

1683年,施琅大败刘国轩,攻克澎湖,给台湾造成了很大的军事压力。

同年,延平王郑克塽降清,宁靖王朱术桂携五妃自杀殉国,全国最后一支抗清势力覆灭。

最后,补充一下秦良玉,这位史书单独列入将相传的传奇女将,病逝于1648年,即南明永历二年,终年七十四岁!

他的侯爵封号也不是什么死后追封,而是南明隆武帝朱聿键在隆武二年,也就是1646年专门派人到石柱封赐的。

也有人说秦良玉的封号应该是忠州侯而不是忠贞侯。

借用蔡东藩的话:独如良玉者实难多得,特笔加褒,为女界吐气,即为男子示愧,有心人下笔,固自不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