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丹汗的使者来的很快,朱鼎顺与哈尔刚起床就来了。

条件倒是简单,回复更简单。

林丹汗进驻三千人护卫商路,所有货物出关后向东五百里转交给黄金大帐,他们通知部落到大帐营地兑换。否则大汗就告知大明皇帝,以哈喇慎是叛逆为名,关闭宣府的互市。

朱鼎顺连话都懒得说一句,直接割掉所有人双耳撵走。

黄金家族怎么生下这么一个棒槌,灭亡的征兆果然是疯魔,自大的蠢萌模样,有点崇祯的影子。

曹变蛟和鼎二带着一千人到东面扫地,朱鼎顺也就在哈尔营地住了下来,憋了三年攒点家底,好戏刚刚上演,若不生个儿子无法让跟着的人放心,这年头的基础价值观根本改变不了,还是老实接受,努力吧。

五年前的秋天,朱鼎顺从王庄冲出来的时候,带着宗室三百多个孩子,刚开始杀的人都是冤死鬼。

朱鼎顺不会去抢士绅地主,因为那多半是读书人,有捅马蜂窝的效果,而是杀到了粮仓。

死了也就死了,回来的人背着银子和米,若朱鼎顺死在抢劫的路上,同样是白死,贱命一条用不着可怜。

代王跳脚大骂,准备把这些不服管教的崽子关到死,可惜他动作慢了,隔天二千人再次杀出,没有抢劫,而是杀向附近王庄,三天后已经急剧膨胀到四千人。

这一次,才是百官记忆中的‘第一次’,他们有男有女,全是十岁出头的娃娃,有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县主等高等爵位,也有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郡君、县君、乡君等下层爵位,还有王庄世代的家生子。

朱家的一群小疯子彻底把官府吓坏了,一旦上报朝廷,他们肯定没事,自己却死定了。代王也不允许人上报,一个劲劝说娃娃们回去,整个冬季,这群娃娃都在大同府富贵人家的村里做客。

五个月,代王和官府还不知道这群娃娃有几个带头人,直到开春后,他们突然流窜到宣大边境,说是到京城告御状,大同府边军马上关闭内长城,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跑出去。

一个惊呆所有人的结局,他们虚晃一枪,突然就出关了,守长城的边军哪敢对宗室动手,他们搜刮了边军卫所的军械库,到了塞外。

官府松了一口气,严令边关守将不允许他们返回,代王也一咬牙,去死吧,大不了被皇帝训斥两句。

可惜,结果再次让他们惊掉下巴,塞外远比大同府好找吃的,守着几条互市外的山谷大路就可以。

但塞外也远比大同府血腥,刀口舔血的走私商号护院第一次领教不要命的人是多么恐怖,挖坑、火烧、夜攻、往河里扔尸体…无所不用其极。

更恐怖的是,他们就算多抢吃食也不要,全烧了,只留一天的口粮。

每天背水一战,让这些娃娃成了疯子的代名词。

商人都有敏锐的眼光,宣大商号只不过半年时间,马上认识到本质危险,让他们破坏下去大家都别想活。

当范家掌柜打着白旗第一次与这群杀人如麻、狡猾如狐的强盗谈判的时候,才知道他们的领头人是奉国将军朱鼎顺,一个十六岁的孩子。

十六岁?你们惯不是傻?

事实就是如此,比他大的也对他战战兢兢,爵位比他高的都死了,早在半年前就死在大同府。

那一年他不是人,疯子也怕疯子,效果好的很,当所有人战战兢兢下跪的时候,成功了一半。

当他冬季没让人冻死、饿死,商号愿意合作,代王送来吃食的时候,他已经说一不二。

皇帝是老朱家的家长,可惜皇帝太远了,生而知之、异常聪慧的朱鼎顺才是大家的领头人。

代王之所以送吃食,当然是被白花花的银子幸福晕了,发了,发了啊,想不到这群家伙能断商路,说什么也不能让饿死,要什么给什么,一定给老子卡死走私的商路。

但一串血淋淋的死亡名单让他肝颤了好久,女孩全死了,一个不剩,这也…还算正常,毕竟都是闲人。

七百多宗室死得不到四百人,接下来一年又死了一百多人,干脆懒得找理由,正好朝廷混乱,王府长吏不停上报宗人府饿死多少人,还能顺带要一波俸禄。

到现在,代王的册子上,朱三寨里的宗室大概还剩一百多人,可能他腹黑的补了几出争权的戏码。

三年时间,这群疯子娃娃不停抢马、抢粮,还有边军吃不上饭的军户子弟加入,人数有时候两个月就多出三千人。

朱鼎顺每次出击,人数都会骤减,但依然阻挡不了管饱饭的诱惑,大概没人统计过,目前里外不到四千人的战兵,是从至少两万人里面死剩下的。

这四千人都学了点头领的狡猾和果决,当整个队伍都是这样的人时候,他们就有了性格,塞外大佬若不动大军已经无人阻挡他们的锋芒。

看什么呢?大家一起发财吧。

朱鼎顺达到这个地步,只不过刚刚十七岁,再经过三年经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规矩。

那些宗室大部分是真的死了,不听话、有想法、有歪才的都死得很彻底,不论男女。还有一部分,是朱鼎顺让他们死,因为他们不愿意继续姓朱。

好多人手里都有同宗的血,朱鼎顺与他们商量,干脆让他们陆续‘阵亡’,在主寨外隐蔽生活了两年。

三年前,终于给他们改名改姓,有了一个行脚商的身份,他们是豹子、狗熊、狐狸、麋鹿、山雀、锦鸡…

他们分散在大明四处,通过隐秘的手段同主寨联系。

京城就有这样的三家人,纯粹的小商人迟早是死,他们是变卖家资投奔亲戚的晋陕商人,大价钱在京郊买地主的几亩田,城里城外都有房子。

短短三年时间,他们已经通过联姻成为京城当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