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八月初八,八月十三,八月十八,是皇太极正常收信的日子。

朱鼎顺卡的时间点实在妙,或者运气实在好。

豪格大军覆灭的时候,正是他们报平安的第一天。

八月二十,打脸充胖子的皇太极不仅卖足范永斗二百万两山货,还派人到海边与水师交易了五十万两。

天聪汗内心大骂,打死不玩这种脸面活了,朱鼎顺完全是个务实、不要脸的混蛋,与明朝读书人完全不同。

八月二十三,皇太极没等到北面的信。

好吧,毕竟太远了,可能走丢了,这不是第一次。

八月二十四,朱鼎顺突然放弃扯淡,传信‘亲自走海岸到辽东属地’。

皇太极与两位谋臣猜测,大概商号顺利交易,让朱鼎顺以为辽东准备充足,双方有博弈的时间和物质条件。

痛痛快快答应了。

八月二十七,朱鼎顺回信,九月中面谈。

信使口述,朝廷会派大臣前来,到时再联系。

嗯?

朱鼎顺来真的?

他一直当真了?

辽东君臣面面相觑,转而畅快哈哈大笑。

妙!

这样九月也安静了,用不着来来去去装腔作势。

八月二十八,京城欢天喜地的时候。

皇太极黄昏也没有等到北面来信,二十九,又等了一天。

天聪汗大怒,不能等了,必须联系。

派了一千斥候,从原来科尔沁的地盘联系。

九月初三,依旧没等到北面的回信,但斥候回来了。

查干湖有上万解难营封路,斥候绕道过河,准备从大江东岸北进。

没想到一头撞到了京营怀里,至少有五千京营在东岸,他们与解难营在做同样的事。

斥候最终只回来八十多人,近千人伤亡在途中。

唯一确定的消息,明军已经准备完毕,会从北面进攻镇北关。

九月初四,有两只浑身是伤的海东青回来了,内容完全一样。

“大军一切安好,天降大雪,山中白雪皑皑,神雕迷失,大军不应做这种消耗,大汗勿念,微臣本次发出四只神雕,请大汗进攻之日放飞所有神雕。”

日期是八月二十八。

暴走状态的皇太极差点一口血喷出,是啊,北地千里外更加寒冷,应该降雪了,吓死人。

真正的原因当然不是这样。

鼎一抓住两只短程海东青,但范文程与虎子去了北寨。

造假需要范文程的字,这中间出了时间差。

那边追范文程,这边带着海东青到辽西,更换鸟爪记号,故意把两只鸟薅的浑身是伤,让辽东以为鸟迷路,且在半路捕猎受伤。

行不行,至少得试试,万一行呢。

宋裕本传回来的消息,让朱鼎顺以为白玩了。

无所谓,有本事你打出来。

可接下来又归于平静,沼泽慢慢上冻出现冰碴子,察哈尔两万人、科尔沁一万人、京营一万人、满桂和祖大寿一万六千人,全部驻扎到沼泽边。

既捕鱼,也准备进攻。

明军北面全线封锁沼泽,辽东斥候时不时出现,完全过不去,试探几次他们也放弃了。

整体来说,安逸的很,就等着某人来摔跟头。

奏报要求朝廷派纳降大臣,朱由检是全权大使不二人选,他需要声望,必到辽东。

希望这个‘单纯’的孩子能接住这个锅。

九月初五,信王一家回到京城,京郊驿站梳洗,穿戴整齐,皇帝特赐储君仪仗,九月初六正式入京。

皇帝病重,百姓都知道这个消息。

但民间比朝堂安静多了,叹息两声,感慨又换皇帝,转瞬抛到脑后该干嘛干嘛,丝毫不影响生活。

反正宗室有一个无敌将军,把东虏打得丢盔弃甲,帝位交替肯定很安稳。

信王到乾清殿后,陪他觐见的人很多,遗诏里的人除了孙承宗,其余人都在,六部侍郎也在。

到午时,信王才允许进入偏殿,见证遗言的人也不少,皇贵妃、太子、魏忠贤、周王、袁可立、张维贤。

信王见到床上的皇帝,大礼参拜,真情流露,说话哽咽流泪,“臣弟拜见陛下,怎…怎如此,皇兄万万爱惜身体,大明…”

天启拍拍他的肩膀,打断客套,让魏忠贤把自己扶起来,半躺着靠在床上。

“看到五弟安好,朕就放心了,朕其实能到外面坐会,感觉用不着,想多留几日,看着外患终结。”

“天下臣民都说,皇兄圣君在世,定能万岁。”

天启笑了,这弟弟还是老样子,让人交代了一晚,也没有摆脱文人那一套矫情。

向袁可立指了一下问道,“袁卿,人选定了吗?”

袁可立一躬身,“臣请陛下定夺。”

“好,五弟得快一点到辽东,皇叔谋略很稳,但他作战快如闪电,别赶不上。礼部尚书周道登、五军都督府英国公、内阁孙承宗、都察院由孙传庭代为前去。”

袁可立以为皇帝糊涂了,赶紧说道,“陛下,孙传庭是户部侍郎、顺天府尹。”

“朕知道,加衔副都御史同去辽东。孙师傅马上就到,他对辽东很熟悉,应足够应对。朕还有件事,新的辽东巡抚由内阁推举,随使团入辽东。除必要属官,京营两千人护卫,轻装快马行进。”

“微臣遵旨!”

信王又开始流涕,“臣…臣弟才疏学浅,如何能担如此大任,皇兄托付天下,臣弟万万不敢。”

天启实在没心思玩这种三请三辞的戏码,直截了当道,“吾弟当为尧舜,朕…”

“陛下!此言差矣!”

袁可立与张维贤同时打断天启的感慨,这话传出去会闹出更大的事。

张维贤还补了一句,“陛下,稷国公是唯一的太保,您忘了嘛,这是逼他回朝。”

天启呵呵一笑,“两回事,朕有儿子了,没儿子的时候,的确这么想过。五弟,朕的身体是娘胎带出来的毛病,与任何人无关,以后不要拿朕的身体说事。”

“臣弟不敢,皇兄遵医嘱,定能康健。”

“不要客套,咱们长话短说,为免意外。朕说,你听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