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新闻圈风云录 > 第92景:在五道口药茶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9章 第92景:在五道口药茶楼

【影视剧本】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电视剧本版)

作者:顾雪林

第92景:在五道口药茶楼

(周六上午9点半,“清代翡翠翎管研讨会”的预备会在五道口药茶楼如期举行。预备会主要是敲定研讨会日程,选择研讨会上的正式发言稿。这天,京城翎管收藏专家林白、上官、于木和马老等准时与会,诸葛瑜亮、于远超、晨哥、淳于兰、江一梅和俞晓溪等人都参加了预备会。预备会由淳于兰主持,俞晓溪首先汇报了会议的各种准备情况。接着,林白等四位翎管收藏专家在一间小会议室闭门对研讨会报名的近20篇论文进行了仔细的筛选,选定“一剑封喉”等6人的论文作为研讨会的正式发言。

接着专家们从小会议室出来在大会议室继续开预备会。)

林白(在会上,特别问到):“这位‘一剑封喉’究竟是哪个报社的记者,叫什么名字?他写的《沈阳小白楼流失出的清代翡翠翎管问题初探》一文的质量非常高,观点非常新颖,他文后附的一些从当年清代末位皇帝溥仪居住过的小白楼流出的清代翡翠翎管的照片,让人耳目一新。他探讨了'和珅收藏的清代翡翠翎管'有一部分流失出清宫的问题,发人深省。”

(晨哥看了一眼于远超。)

于远超(不慌不忙地说):“记者参加行外的活动,总喜欢用化名。‘一剑封喉’本人希望我们在研讨会上,对他的身份继续保密。”

上官(听了说道):“我们这是文化传承方面的研讨会,又不讨论政治话题,每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可保密的?我不太懂。”

于远超(看到两位老专家有些异议,又耐心地解释道):“有些个人收藏者,在收藏问题上,喜欢独来独往,淡于和同行交流,喜欢沉浸在个人的收藏世界里,看淡名利。我想,‘一剑封喉’大概属于这样的收藏家。”

于木(这时也插话说):“研讨会,重在文章交流,参加就好,署名自便。收藏者嘛,大都风格各异,特立独行,我们没有必要强求一律。”

(诸葛瑜亮在一旁,自顾自地喝茶,他拿着“一剑封喉”的论文,细细欣赏着,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了两遍,觉得眼界大开。

接着,大家开始讨论研讨会议程,林白和上官特别提出,在研讨会发言结束后,最好安排一个大家提问交流的环节,获得与会者的一致同意。)

林白(在讨论时特别强调):“我有一些翡翠翎管鉴定细节上的问题,很想和’一剑封喉‘当面交流。”

(江一梅对讨论这些会议日程没有兴趣,她看见俞晓溪坐在于远超身旁,一直和他窃窃私语,也不知两人谈什么呢?她有些不爽,起身到会议室外的阳台呼吸新鲜空气。

淳于兰也跟了出来。阳台的东面,是地铁13号线。站在阳台,她们向东面望去,bJ语言大学和bJ地质大学在树影下影影绰绰,眺望东南面,是bJ航空航天大学;东北面,是bJ林业大学;西面和西北面,是bJ大学和清华大学。)

淳于兰(不禁脱口而出):“这里真是风水宝地,人杰地灵!”

江一梅(笑了,接了一句说):“风水宝地,但愿也能让我们的小茶楼财源滚滚。”

淳于兰(反身靠在阳台的木栏杆上,对着江一梅说):“男人嘛,就是喜欢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有时候,还总认为别人碗里的菜最好吃。女人喜欢的是安全感,而男人喜欢的是新鲜感。”

江一梅(被淳于兰看穿了心思,不禁羞红了脸颊,她抬手向北指着说):“淳于姐,北面修了地铁15号线,已经通车了。现在的五道口,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知识女性们就是这样,一切尽在不言中,点到为止。阳台上微风渐起,江一梅渐渐感到神清气爽,又拉着淳于兰,回到会议室喝茶去了。

江一梅回到大会议室的会议桌旁时,大家的讨论基本结束。于远超把大家的意见归纳了一下,形成了最后的会议日程。在淳于兰的主持下,与会者对研讨会日程举手表决通过。

散会后,于远超叫住江一梅,问她想不想晚上一起吃个便餐?)

江一梅(微微一笑说):“我晚上要替冯甜薇值一会夜班,改天再约吧。”

(于远超只好扫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