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武侠修真 > 拔剑断长生 > 第139章 瓮中捉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媚儿听到陈旺两字后大吃一惊,她虽然功夫不怎么样,但久在江湖闯荡。恶人陈旺的名头如雷贯耳。尤其是最近时日,陈旺战败天下用刀第一人南宫璞玉。不仅自身境界达到了天人境,还抢走了名动天下的宝刀嗜血。江湖传言,下一届的武评十人中,陈旺甚至有望占有一席。

李媚儿晃着柳腰缓步走到陈旺身前,半侧肩头的衣服瞬间滑落,玲珑曲线显露无疑。她柔声说道:“恶人陈旺,小女子仰慕已久。我可以放过那个小白脸,我们两个玩一玩如何?”

陈旺并不想理会这个狐媚女子,冷冷的回一句“没兴趣”,便转身就要离开。没想到李媚儿一下飘到了陈旺身前,用极具魅惑的口吻说道:“留下来陪我好不好?”

陈旺忽然感觉到神志有些模糊,眼前出现了一片流光溢彩的繁华景象。一朵祥云之上,一众俊男美女载歌载舞,有无数仙人吟唱伴奏,天空中有数只彩凤也跟随音乐翩翩起舞。这正是李媚儿的魅惑之术。

陈旺毕竟境界远高于李媚儿,只是片刻的恍惚过后陈旺便清醒过来了。他瞬间周身罡气爆发,硬生生将李媚儿弹出去十丈有余。陈旺阴沉着脸说道:“如果你是个男人,此刻已经是一具死尸了。”言罢,大踏步走出了院门。

李媚儿被这一下弹飞但并未受伤,她媚笑着自言自语道:“陈旺,有趣。你早晚是我的人!”

燕州大营郡,王大治与何志远带着五百退伍老卒快马加鞭,不到两日便赶到了。赵燕吉听说边军的人已经到了,迫不及待的在城门口迎接。按照礼制,赵燕吉是钦差大臣,王大治与何志远给赵燕吉下马行礼过后,三人同行入城。

次日清晨,各大粮商照例一大早就把粮食运到了府衙门口等着官府之人来收。负责收粮的尚书省从六品主部孙岚将今日的米价挂到了府衙门前,众人一片哗然,足足比前些时日跌了五成!

东营郡最大粮商赵家的管事之人勉强挤出笑脸,走到近前问道:“孙大人,不知为何今日米价跌了这么多?”

孙岚眯着眼睛,面无表情的答道:“下官只负责收,至于价格,都是钦差赵大人做主。你想问便自己去问赵大人吧!”

赵家管事闻听此言,吓的大气没敢出,心知大事不妙,赶紧回府通知自家家主去了。其余粮商见到价格后,也都纷纷派人回府报信。孙岚早知道会是这番景象,也并未在意。嘱咐了手下人几句之后,孙岚便来到了赵燕吉的住处禀报今日之事。

赵燕吉正在和王大治何志远二人闲聊当年在边军之事。孙岚进屋后拱手说道:“正如赵大人所料,今日那些粮商没一个卖的,都把粮食运回去了。”

赵燕吉信心满满的说道:“让他们运回去,明日还会再运回来。我们前些时日收的粮食还能支撑一段时间,不急。如今有了两位将军的支援,不管是水路还是陆路,都让他们运不出去,定局已成。”

王大治拍着胸脯说道:“赵老弟放心!从兵法上来讲咱这叫口袋阵。我和老何肯定给你守好袋口,咱来一个瓮中捉鳖!”

众人笑过后,孙岚问道:“敢问赵大人,明日粮价如何?”

赵燕吉不急不缓的答道:“再降一成。”

次日清晨,各大粮商都学聪明了,并没有费力将粮食运来,而是先派人来府衙门口打探粮价。孙岚不紧不慢的将写着粮价的大牌子挂在了府衙之上,各粮商的伙计看着比昨日又跌一成的价格纷纷叹气,低着脑袋回去报信去了。

赵家府邸的议事堂中,四大粮商的家主一个个铁青着脸,一言不发。李家家主李十斗实在憋不住了,说道:“这个钦差赵大人打第一天起就没安好心!我到青州蓬莱郡进粮之时就听说有咱燕州大营郡的粮商在当地大放厥词,似有鼓动众人之意。如今果然各地的粮食都运到了咱大营郡。现在想想,那大放厥词的客商定是这钦差赵大人安排的!”

王家家主王有田抽了几口手中的旱烟,慢条斯理的说道:“我看那海面上漂着的运粮船足有五六十只,算起来应有近百万单粮食堆在港口。官府降价收粮也不足为奇。我们再观察两日,我料想官府现在手中还有余粮赈灾,所以并不着急收。如果他们手中粮食用没了,或许价格能提一提。”

陈家家主陈伍六面色凝重,他沉声说道:“似乎没那么简单呐!这个钦差大人年纪不大做事却很老辣,我们几个老家伙在这行混了这么多年,却没看透他的这些手段。万万不能再小看他了。”

赵家家主赵万钱说道:“如果各位没有什么别的对策,那我们就再观察几日。如果官府涨价则皆大欢喜。如果不能如愿,我们只有将粮食运到燕州别的郡县售卖,尽量减少损失。”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他们的设想发展。接连三天过去了,官府的收粮价格分别是再跌一成,持平,持平。现在的收粮价格已经跌到了只有最初的三成不到。没有办法之下,四大粮商决定将粮食运到别的郡县售卖。从外地过来打算分一杯羹的粮商,也纷纷决定将粮食运回去。即便赔上运费也在所不惜。

就在赵家的运粮商队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大营郡通往周边最近的郡城吉祥郡的官道上之时,管事之人瑶瑶望见前方似有关卡拦路,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来到近前才发现,一队百人的士卒将道路已经牢牢堵死。这队士卒各个身披黑甲,腰挎战刀,即便没有任何动作,一股肃杀之气也迎面扑来。大旗上斗大的一个“王”字迎风招展。

赵家管事之人硬着头皮向一位武将打扮的人问道:“这位官爷,请问为何封路啊?我等是去往吉祥郡的客商,还请行个方便。”言罢,这位管事之人偷偷将一袋银子挂到了这位武将的马鞍之上。

这位武将打扮的军人乃是跟随王大治十余年的左骑军校尉,他冷声说道:“将军有令,今日大营郡附近盗匪猖獗,命我等在此处把守,任何人不许放行。银子嘛,我收下了。权当是弟兄们的辛苦钱。人嘛,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