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大乾第一才女 > 第241章 被赶出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董一直都在门外候着听到秦瑜问话他立即回答

“那些烧过石灰的工匠,烧过砖窑,砌过窑的人都找来了,此刻他们都在衙门后门候着呢!”

秦瑜点头:“很好,你现在让他们进来,我有事和他们说!还有城中的守军都退出去没有,没有退的让兄弟们直接把他们打出去!”

老董咧了咧嘴:“昨天都已经退出去晚了,我们的人已经进城接管了城中的防务,你交代离城楼近的那些烧毁的房屋也已经让人在清理了,大部分都没找到主家,找到主家的地契也已经过户过来了!”

秦瑜打开门从屋里走出来:“那就好,把城中无家可归的10岁以上的孩子全都带到城中的军营去,那些收回来的房子,10岁以下的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让他们进去学习,年龄大的女孩子,就找些人教他们做衣服。”

秦瑜一条条命令说了出来,她的秘书快速的做着记载,老董脑子也快速运转记着秦瑜的每一条命令。

不久之后,那些匠人就在部曲的引领下,悄然从后门进入。他们一个个低垂着头,目光不敢稍有抬举,甚至身体都微微颤抖着。

近几日来,他们都听闻了新知县的女儿秦瑜的事迹,她与他们的县令大人有着天壤之别。

尚未踏入城中,秦瑜便因殴打守城将军、驱逐士兵而名声大噪。传闻中,她性格刚毅,行事果决,手段之强硬,与县令的温和截然不同。尽管城中的百姓们尚未亲眼目睹这位新知县女儿的庐山真面目,但她的威名已然在百姓心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让人心生畏惧。

秦瑜抬起头用闪亮的眸子,看向被部曲到进来的众工匠.

“大家都不要害怕,到了这里就是到了自己家,不要那么拘谨。”

秦瑜的话非常温柔,在众工匠听来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可即使如此他们依然不敢抬头,瑟缩着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

秦瑜笑了笑,三日没出门,她自然也是知道城中对自己的传言的,不过她并没有在意。

“都不要怕,我找你们来,是想请你们帮忙的,你们要是这样我可没办法交代你们做事哦!”

老董见秦瑜说完,众匠人依然低着头,不为所动眉头就是一皱就要上前训斥,不过被秦瑜伸手拦住了。

“没事,他们这样无非就是害怕!不打紧,等我好好跟他们聊聊打消他们的心中恐惧就没事了!”

秦瑜走向众工匠,工匠们瑟缩着就要往后退,秦瑜并没有阻拦,就算让他们退能退到哪里去?

“你们很害怕我?”秦瑜围着众工匠转了一圈后问道

众工匠更害怕了,身子不停的打起了摆子,并没有理会秦瑜。

秦瑜也不在意认真地说道:“我深知诸位对我心存疑虑。然而,这并无大碍。假以时日,诸位自会对我有所了解。如今,城中满目疮痍,城墙亦需修补。

寒冬将至,匈奴人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兵临城下。诸位皆是烧窑行家,我请诸位前来,是希望借助诸位之力,建造窑炉,烧制一种与石灰类似之物,我称之为水泥。

我已将窑炉之样式,建造步骤绘制成图,制作水泥之方法亦已详细记录。然我并未亲自实践,对烧制水泥仅略知一二。因此,需烦请诸位齐心协力,不断完善,反复尝试,方可成功。”

没错秦瑜并没有烧过窑,对烧制水泥也只是一知半解,她只是知道水泥就是用石灰石、黏土和铁矿石等经过磨碎,筛分,煅烧,粉末等工序烧制出来的,具体配比什么的她就两眼一抹黑了,需要这些工匠们一一实验。

有一个老匠人在心中挣扎了许久才鼓足勇气,抬头看了一眼秦瑜,也就是稍一抬头就立刻低了下去,然后颤巍巍的问道

“小姐,真的找我们来帮忙的,不是赶我们出城的?”

没错这些人很怕自己被赶出康安城。

秦瑜一脸肃穆,看着老匠人说:“老伯,我岂会拿这种事开玩笑?再说我为何要赶你们出城?我爹是康安县父母官,我把你们赶出城,岂不是让他被朝廷问罪?

另外我想你们都是听说我把城中的守军都赶出城了,所以为之惶恐对吗?我可以告诉你们,康安县今后非战时不会再有士兵在城中流窜,只有士兵撤出城我们百姓才有好日子过,这就是我为什么把军队赶出城的原因,还有军队也并没有离开康安县,而是在城外驻扎,匈奴人来了他们依然还会保护康安县的安全,大家可以放心。”

秦瑜这次的话似乎起到了作用,又有工匠陆续抬头看向秦瑜,不过他们也都是稍一抬头,就又把头低了下去。

老工匠听完秦瑜的解释,不是赶他们出城,他的心就稍稍安定,身子虽然弓着但他不再低着头看着脚尖,而是看向秦瑜。

“只要小姐不是赶我们出城,小姐让我们做什么我们都愿意,都听小姐的!”

秦瑜点头:“放心吧!我不但不赶你们离开,因为你们都是工匠,我还会给你们不低于50文的工钱,还有包你们中午一顿饭。”

秦瑜此言一出,工匠们一片哗然。他们心中虽然恐惧,但更多的是对秦瑜所言感到难以置信。他们平日里为城中富户劳作,所得银钱不过几文到十几文,而且还经常遭到剥削,连口水都没得喝,更别说还管中午一顿饭了。因此,秦瑜的话让他们倍感震惊。

秦瑜并没有打扰他们的议论,因为他知道,只有让大家畅所欲言,把心中的恐惧和疑虑都表达出来,才能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和芥蒂。这样一来,大家在以后共事时才会更加顺畅。

很快,工匠们似乎议论完了,纷纷跪了下来,向秦瑜道谢,并表示愿意为秦瑜马首是瞻。

现在城中缺衣少粮,秦瑜请他们来干活,不但承诺给他们发工钱,还包他们一顿饭,这种好事只有傻子才会不愿意做。

自己出来干活了,不光可以给家里省下一人的口粮,还能赚钱回去养活家人,这些工匠不管秦瑜说的是真是假,他们都已经开始感激秦瑜了。

哪怕到时候秦瑜剥削一下,让他们只拿到 20 文钱,他们也觉得值得,就算中午只是一顿稀饭,他们也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