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浅谈清朝 > 第二十八章 京师守卫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亲率八旗劲旅,大举攻明,方欲启行,闻报蒙古喀尔沁部有人觐见,名叫‘布尔噶图’。

皇太极接见,问其是否认识龙井关路径。

布尔噶图道:“奴才数年前,曾去过一次,略识路程。”

皇太极即令他作为向导,顿时满城文武,需留城居守者除外,尽随驾出发。大军旌旗蔽天,越水穿林,在途中过了数天,方到喀尔沁部,喀尔沁亲王,迎宴犒劳。

十月二十六日,皇太极抵达龙井关,关上不过几百名守卒,见后金军蜂拥而来,都吓得魂飞天外,四散逃去。

皇太极又分两路,一路军攻大安口,由济尔哈朗和大贝勒代善长子岳托为统领,共四旗;一路军攻洪山口,由皇太极亲率四旗兵队,连夜进发。

此时明军专防守山海关,大安、洪山二口“塞垣颓落,军伍废弛”,明参将周镇阵亡,参将张安德等败逃,张万春降。后金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强有力的抵抗,顺利突破长城,浩浩荡荡的杀奔遵化。

明廷闻警,飞檄山海关调兵入援,袁崇焕遂率领祖大寿、何可刚入关守卫,所经过的蓟州、抚宁、永平、迁安、丰润、玉田各城,都分兵留守。

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极率兵抵达喜峰口,喜峰口位于唐山市北部迁西县与宽城县接壤处,左右高崖对峙,地形险要。由此出关折东趋大凌河流域,北上通西辽河上游及蒙古高原东部,向西南经遵化和冀北重镇蓟州(今蓟县)可至北京。此时直趋京师地路线只有一条,就是从喜峰口到遵化、从遵化到蓟门、从蓟门到三河、最后是通州,然后直抵京师城下。遵化在京师东北方向,如果后金军抵达遵化,那距离京师也就只有300里的距离了。

遵化是京东的重镇,袁崇焕想把后金的军队阻截在这里,他急令平辽总兵赵率教率四千兵马,驰救遵化,走抚宁、迁安这条路线赶往三屯营。要他务必在后金走完从喜峰口到三屯营地五十里路前,跑完这条二百六十里地路,抢在后金头里冲过即将闭合地封锁线,直接进入遵化城进行防守。

然而在二十七日后金军大举从喜峰口破口后,遵化和三屯营两个重要地军事要点就已经暴露在后金军地兵锋之下,但二十八日全天,后金军只行进到距离喜峰口二十里远地汉儿庄,后金各部均诡异的停止了前进。

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一月初四,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在遵化和三屯营间,遭后金贝勒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部伏击,赵率教自顾部众,不及后金的四分之一,眼见不是对手,只是忠臣虽死无憾,有进无退。当下激厉将士,分为数队,呐喊一声,竟向后金军中冲入。此时后金军两面的兵已合拢来,把赵率教困在中心。

赵率教全无惧怯,率众血战,斩杀后金军数名,怎奈后金军越来越多,赵率教只领着孤军,越战越少,满望城中出兵相应,谁知寂无声响。又死战多时,眼看日光已暮,不由的愤急起来,索性拍马当先,杀开一条血路,直奔城下,大声叫道开城。

谁料城上乱箭齐射,赵率教大叫道:“我是山海关总兵,来援此城,请速放入!”

但闻城上守兵答道:“主将有令,不论敌兵援兵,一概不得入城。”

赵率教此时已身受重创,至此进退无路,视部下残兵,亦受伤过半,便下马向西再拜道:“臣力竭矣。”复率手下残兵,杀入后金军中,赵率教中流矢坠马,力战殉国,四千骑兵亦全军覆灭。

后金军歼灭赵率教的军队后,一反几天来按兵不动地态势,大军直逼城下,把残兵扫得精光,不留一个,当即乘胜登城。城中守将朱国彦,只守着闭关的主见,不纳援军,害得赵率教身亡,到了后金军登城,他已无能抵御,忙回署穿好冠带,望阙叩头,与妻张氏齐自缢而亡。

后金夺了三屯营,又直攻遵化,巡抚王元雅昼夜巡守,后金军竖起云梯,四面进攻,守兵措手不及,被后金军一拥而上。王元雅以下文武各官,统同殉节。皇太极入城,命军士检埋王元雅尸首,杀牛犒饮,庆赏一天。翌日即率师进发,所过皆墟。不到一月,蓟州、三河、顺义、通州等处,都被后金军占踞,皇太极欲乘胜直到明都城下。

此时袁崇焕督总兵祖大寿、副将何可纲等率领骑兵,亲自疾驰入关,誓死保卫京师。

面对后金军的大举进攻,崇祯帝此时也乱了方寸。首先,启用年届七旬、已经退休在籍的孙承宗做统帅,负责京畿地区的防务。孙承宗从老家高阳(今河北高阳)赶到北京,崇祯帝任命他为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督理军务,派他前往通州督理兵马钱粮。

再次,加强北京城防。崇祯帝下令,在京官员、皇亲国戚、功臣宿将,带着自己的家丁到城墙巡逻和守卫,并且还让太监来守城。同时,明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率兵,也来到北京城德胜门外扎营。

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一月二十日,皇太极率八旗军兵临北京城下。

崇祯帝任命多位官员,协理京营戎政,练兵筹饷,料理守御。但北京已有多年没有经历过战争,这导致城防疏薄单弱,京门初战首先在德胜门外打响。

明军守卫阵容主要是大同总兵满桂和宣府总兵侯世禄的勤王部队,另外参加战斗的还有城上的卫戍部队。

后金方面则是皇太极亲率大贝勒代善和贝勒济尔哈朗、岳讬、杜度、萨哈廉等,统领满洲右翼四旗,以及右翼蒙古兵。

满桂也是明朝有名的猛将,见后金大军杀至,即麾兵迎战。后金军先发炮轰击,发炮完成,蒙古兵及正红旗护军从西面突击,正黄旗护军从旁冲杀。两军厮杀了半日,侯世禄兵被击溃,独剩满桂军与之搏战。忽城上放了一声大炮,弹丸四迸,烟雾蔽天,后金军霎时驰退,此炮也误伤了满桂官兵,满桂军猝不及防,反被打伤了数百名。满桂也中了一弹。满桂身上多处负伤,带败兵一百多人在城外关帝庙中休整。

皇太极也收了兵马,就在城北土城关的东面,扎定了营,令明日继续奋力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