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鼎顺在老营住了几天,独自决定了未来的‘行动纲领’。

别说肫哲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大概17世纪任何一个人都听不懂。

无所谓!

本来有一点点期望的,彻底没了。

熊廷弼熊瞎子的报告说明,这些英雄、这些风云人物,现在就是个小人物,不配稷国公与他们交往。

朱鼎顺也无法反驳,确实没什么意思,说不准稷国公站到他们面前,这些英雄会当场尿裤子。

那就太没意思了,他们至少应该出现在义军中,出现在大势中,然后再变成历史的一粒尘埃。

几个穷得叮当响的边军、驿卒、商人、盗匪,很多人甚至不识字,与稷国公差距天上地下,多看他们一眼都是对解难营兄弟的侮辱。

天差地别,是个虚词,回看历史,朱鼎顺却可以用几千万鲜血来准确丈量。

怎么选择,对他来说真的简单。

张之音和周奕梅出山海关后遇大雪,这不是坏事。老天爷还真给面子,骑马跑不快,却可以坐爬犁,还省力了。

爬犁日夜奔跑两天,半路带着刘贺州,到了锦州。

八万大军齐声高呼欢迎夫人的时候,周奕梅再次确定,辽东就是个大局,夫君可能玩脱了,但他不在乎,下面人却吓坏了。

堂堂辽东巡抚,还没有国公夫人在辽西的权威大,三千解难营和两万从兵拱卫,非常有气势。

刘贺州打死不接受张之音给他介绍其他将军认识,就是来装个样子,您当我是个屁放了就行。

张之音没办法,也顾不上照顾他,交代赵率教几句接待朝廷使者。次日在三千解难营、五千鞑靼从兵、两千关宁铁骑的拱卫下,通过沼泽来到铁岭。

这一万人的成分,足以证明稷国公本人的权威,信王都没这待遇。

但在铁岭,张之音遇到了一个‘不鸟’她的表哥。

宋裕本调两千解难营、两千京营,对跟来的一万人甩了一顿马鞭,连主将也没放过,把他们又撵回沼泽西边。

胡乱调兵,会把后勤搞成一团糟,这群混蛋,拍马屁不看场合。

张之音得知朱鼎顺不准宋裕本前出,顿时放心了,决定在这里休息两天。

铁岭的情况很奇怪,明军躲在城里,外面的百姓来来去去,神态轻松,好像完全没有被战争影响。

且这里只有一万五千人的京营和两千解难营,距离沈阳一百五十里,中间没有任何一方驻扎,看起来也堵不住女真全力向北一击。

张之音站在城门楼顶,拿望远镜望着四周转了一圈,盯着南方看了一会,不明白朱鼎顺葫芦里卖什么药。

她刚放下望远镜,宋裕本突然笑呵呵指着周奕梅道,“这位小姐不是京城人吧?解难从哪里找的如花美眷?”

周奕梅惊讶的看着他,疑惑问道,“大兴伯为何关心妾身是哪里人?”

“解难不会随便让人入府,勋贵家都有一多半没有圆房,我想知道他怎么找了一个江南妾室。”

这个回答同时解释了西宁侯在京城的问题,周奕梅这才明白,父子俩对她的疑惑一样,轻笑一声没有回答。

张之音不悦冷哼一声,“表哥对父亲被俘毫不紧张?”

“紧张没用,这里是军中,会影响士气,之音大张旗鼓来就不合适。”

张之音一懵,她还不对了,语气越发不悦,“夫君想南北夹击,东路这么松散,围三缺一?”

宋裕本扫了表妹两眼,呵呵一笑,“看来之音不清楚解难营如何作战,就算围三缺一,那也是辽西,皇太极敢进攻铁岭,我保准跑路,镇北关会死很多人,就这天气,剩下的不用管都死定了。”

“表哥还能笑得出来?”

“再过十天,辽东铁壁合围,不该笑两声吗。”

张之音出了两口粗气,歪头很生气得看着他,但也没再怄气询问。

宋裕本叹气一声,“这是姑父的选择,比我们更紧张的是皇太极。”

张之音正要接茬,宋裕本突然指着东面,“赫图阿拉的解难营回来了,大雪出山,应该是有军令。”

百多人的骑军,护着一个大爬犁,像一个移动的小房子,外面钉着厚厚的羊皮,里面肯定暖和。

关键是这一百人穿着一样,背着新式火铳,连佩刀的刀鞘都一样,这是亲卫。

三道拒马关卡查都不查,火速放行,当先一人举着一面令牌,马不停蹄入城。

宋裕本连忙下城墙,亲卫头领举着令牌大声道,“京营主将宋裕本听令,明日十月初七南进,午时必须攻占沈阳北五十里、棋盘山下的蒲河所。

鼎二将军会同时从抚顺入关,攻占抚顺城,十月初七申时,双方必须会师,切断沈阳东北西三面,清剿沿途所有村落,识别百姓。

十月初八大军抵近沈阳,逼代善撤到辽阳,若十月初九代善依旧未离开,可自由攻城,十月初十必须攻占沈阳,遇抵抗格杀勿论、炮火不限。”

这就是军令,宋裕本一脑袋疑惑也只能躬身,“末将领命!十月初十定攻占沈阳。”

亲卫收起令牌,指着爬犁道,“大兴伯,派两百京营,护送小公子到科尔沁大营,请…”

亲卫猛然看到城墙下来两个女人,定睛一看,连忙从马上滚下来,“拜见夫人,大将军让我们接夫人到赫图阿拉。”

张之音千言万语一句话,“这么急做什么?”

亲卫再次指指爬犁,“肫哲夫人独自到辽阳,小公子在里面,大将军令京营送到科尔沁,由布和福晋找姆妈看护。”

张之音手一抖,紧张问道,“他们敢扣肫哲?”

“没有,大将军说展示一下我们的态度,解难营不接受要挟。”

张之音犹豫了一会,到爬犁后打开三层羊皮门,一个十几岁的小丫环,肫哲的儿子在貂皮中睡的正香,里面很热,只有一根竹管透气,丫环甚至在出汗。

张之音看两眼后示意亲卫把羊皮门关严实,让护卫自己的二百亲卫护送孩子,她与周奕梅则继续坐爬犁入山。